因為疫情的關係
已有兩年多沒帶孩子出門去走走
利用這次228連假,且又剛好安坑線輕軌是營運
就帶孩子出門走走
來個雙公園(早上十四張歷史公園+下午陽光運動公園)一日遊
首先,我們先搭環狀線捷運到十四張下車
一出車站,便可在出戰匣門的右邊看到可愛的裝置藝術--小熊
好像在歡迎你的到來
沿著小熊的方向看去
可以看到通往安坑輕軌的連接通道(因為試乘的人數太多,所以此通道並沒有開啟)
往出口閘門的左邊看去
左方有廣場的門
而左前方有手扶梯可下樓
到達廣場的門有兩個
後來我跟孩子試走往停車場的那個門
門旁有個裝置藝術--機器人
走出門後的左手邊,有造型似紅磚的椅子供人休息
在廣場上的視野還不錯
還可以遠眺101大樓
不趕時間的人,可以到廣場逛逛,讓自己放鬆一下
十四張站只有一個出站口
沿著手扶梯下樓後
對面就是安坑輕軌的十四張站
而前往十四張公園(從捷運站到十四張歷史公園大約路程大約10-15分)是走出捷運站後,往左手邊走,走一小段路後
便可看到一個小告示牌寫著---十四張歷史公園(下面照片紅色橢圓形即是)
告示牌對面是一條小徑
別懷疑真的是小徑
上面照片中看起來是不是像產業道路
沿著這條小徑走到一個小十字路口後再左轉
走一小段路後就可以在下個路口(T字路口))看到一個告示牌
最後沿著那個告示牌走
約5分鐘就可以看到十四張歷史公園了
這個公園是個共融公園
這裡的遊樂設施有做分齡
就盪鞦韆來說
就如同一般的共融遊戲場一樣,有給2-3歲的孩子玩的,也有給身體不便的孩子玩的
比較不同的是--這裡有親水設施(使用雨水循環再利用)
使設施不限季節,若想讓孩子體驗,可記的多備一套衣服😂
但接下來的水圳遊戲區就有開放時間表
若想玩此設施的人
就得要注意一下時間
在水圳遊戲區旁也有專為坐輪椅的孩子所設的盪鞦韆
還有特別的翹翹板
就溜滑梯部分來說
我是覺得蠻有特色的
如下方這個管狀溜滑梯就有約兩層樓高
對孩子來說是蠻有刺激度的
所以要到此溜滑梯
當然是需要經過攀爬才能抵達(下方兩個照片)
所以建議大人還是需要陪同一下比較安全
*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,因為豆媽帶孩子去的那天,在管狀溜滑梯透明的部分看到一個約4-5歲的孩子回頭打一個約3歲的孩子
似乎只因為那位3歲的小男孩沒保持距離就跟著4-5歲的大男孩溜下來,大男孩生氣立刻轉身打了小男孩,我本以為那兩個是兄弟
後來發現並不是,因為小男孩最後哭著找他媽媽訴苦說:大哥哥不讓他玩溜滑梯,還打他~~
所以我會建議孩子若是年齡比較小的,家長陪同會比較安全
至於石子溜滑梯約一樓高
孩子們溜完後覺得很股溜----好溜
至於比較小的小小孩
這裡也有設想到
這裡也有約半樓高的管狀及石子溜滑梯可以讓小小孩玩
至於如何上穀倉打溜滑梯
除了用攀爬的方式外
還有一個通道可以上去
但只到一樓高的位置
就是沿著通道往上走
通道上還有一個像八卦一樣有高低落差的捷徑可以讓孩子體驗
在這網子底下是一個白沙池
喜愛玩沙的可以帶工具來玩
而穀倉塔是有開放時間的(可能跟裡面沒有照明設備有關,豆媽是這樣猜想的)
若是孩子對於平衡木及彈跳床很有興趣
這裡也有
在十四張歷史公園裡
還有一個很刺激的遊樂設施
豆媽叫它鋼索滑行......哈哈哈🤣🤣🤣
這是我家孩子的最愛
它有專為比較小的的孩子設計座椅式的
比較大的孩子可以用站立的,但站立的那個也有孩子是坐在腳板上,手握中央往下滑
在公園裡免不了也有一些裝置藝術
這是犀犀跟牛牛
這公園的設計也蠻貼心的
它有一個休息區,就位在廁所旁邊
而廁所有親子廁所/無障礙廁所/哺乳室
廁所旁有個地震偵測儀
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
因為十四張歷史公園的四周目前都是正在興建的建案
所以沒有什麼商店
-頂多只有便利商店(但須走一小段路,7-11在廁所那邊的建案後面)
可能要等建案完工後,有商店入駐了,可能才會比較方便
目前建議還是自備食物去會比較好
我們在這此待了約兩個小時後就離開,前往安坑輕軌十四張站
安坑十四張站四周大多是採自然採光
照片中的圓圈就是連接兩站的通道
每站都有它獨特的可愛圖案
十四張站是以螢火蟲
一路從一樓入口到搭乘的入口都有很多隻漂亮的裝飾蝴蝶陪伴
準備前往搭輕軌時,發現連接捷運的通道已開啟(可能是因為搭乘人數不多的緣故)
安坑輕軌的刷卡方式與捷運不同
有分藍色與紅色的機器,一個是入站,一個是出站(機器上皆有標示)
一入站,便可看到頭上有蝴蝶與許多像某種昆蟲的裝置藝術
這讓豆媽覺得很特別,也很有特色
因為豆媽曾做過高雄輕軌,所以認不住將安坑輕軌與高雄輕軌做了一下對比
它們同樣都是開門是需要按按鈕
不同的是
安坑的車廂是第一節的地板是有弧度的,而座位就像公車一樣
第二節兩邊對坐,地板是平的
而高雄輕軌的地板全是平的,座位則是像公車一樣
坐到陽光公園站下車,要由對面月台出口出去
只要沿著路走,會有條分叉路
此時依舊沿著路邊繼續走
最後會走過一個涵洞,就可以看到陽光運動公園的停車場了(從輕軌陽光公園站走到陽光公園大約10-15分鐘)
陽光運動公園有多樣設施跟十四張歷史公園有異曲同工之處
一樣有共融盪鞦韆,也有玩沙池,也有彈跳床
只是限重60公斤/1人
平衡木
豆媽覺得比較不同的是它的主要大型遊樂設施
陽光運動公園似乎著重在攀爬部分
溜滑梯不四十四張歷史公園細分較多
這座天空吊橋雖然好玩,但豆媽覺得有個缺點,就是寬度太窄
當兩個小朋友要錯身而過時,孩子需要側身才會比較容易過
若是加上大人也上去(陪小小孩的家長),而大人身上又有背包時,孩子就更不容易過
這個攀爬網難度比十四張歷史公園高
這裡有小石子的池子
有帶小小孩去的家長要注意
*有少數沒家長看顧的較大孩子會抓一把石子亂丟
<一天玩兩個公園的結論>
1.真的可以把孩子的電力放到沒電,因為一回家洗好澡後,孩子把上躺平充電😂😂😂
2.這兩個公園周邊買東西不方便,建議自備食物
3.捷運搭配輕軌,真方便